概述
白带颜色有多种,包括白色、黄色、绿色、红色等,需同时结合性状与气味,鉴别疾病。
白带颜色改变多为疾病因素所致,如感染可引起白带变黄或变绿,癌症可引起血性白带。
症状
白带颜色有多种,需结合性状、气味,对疾病进行鉴别。正常白带呈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,黏稠、量少,无腥臭味,称为生理性白带。
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、急性子宫颈炎或发生癌变时,白带量显著增多且有性状改变,称为病理性白带。临床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透明黏性白带:
外观与正常白带相似,但数量显著增多,且有黏性,应考虑卵巢功能失调、阴道腺病或宫颈高分化腺癌等疾病的可能。
灰黄色或黄白色白带:
泡沫状稀薄白带为滴虫性阴道炎的特征,可伴外阴瘙痒。
凝乳块状或豆渣样白带:
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特征,常伴严重外阴瘙痒或灼痛。
脓性白带:
色黄或黄绿,黏稠,多有臭味,为细菌感染所致。可见于淋病奈瑟菌阴道炎、急性子宫颈炎及子宫颈管炎。阴道癌或子宫颈癌并发感染、宫腔积脓或阴道内异物残留等也可导致脓性白带。
血性白带:
白带中混有血液,血量多少不一,应考虑子宫颈癌、子宫内膜癌、宫颈息肉、宫颈炎或子宫黏膜下肌瘤等。放置宫内节育器亦可引起血性白带。
病因
白带颜色改变同时出现性状、气味的改变,多为病理因素所致,常见原因如下:
生殖器炎症:
阴道炎(较常见的有滴虫性阴道炎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、细菌性阴道病、萎缩性阴道炎),以及宫颈炎、盆腔炎等。
生殖器肿瘤:
子宫黏膜下肌瘤、阴道癌、宫颈癌、子宫内膜癌、输卵管癌等。
其他:
阴道腺病、卵巢功能失调、阴道内异物、放置宫内节育器等。
治疗
如为宫颈息肉、子宫黏膜下肌瘤等良性病变引起的血性白带,行手术切除后症状可明显缓解;如为晚期宫颈癌、阴道癌等引起的大量阴道排液,需对症治疗基础疾病,并行手术或放疗、化疗等缓解症状。
如为滴虫性阴道炎,需用甲硝唑及替硝唑行全身用药,且性伴侣需同时治疗,并告知患者及性伴侣治愈前应避免无保护性交;如为念珠菌性阴道炎,应消除诱因,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,若有糖尿病应给予积极治疗,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、雌激素及糖皮质激素,勤换内裤。无需对性伴侣进行常规治疗;如为细菌性阴道病,治疗原则为选用抗厌氧菌药物,主要有甲硝唑、替硝唑、盐酸克林霉素。